close

大家好,我是靦腆醫廚

今天延續上一集的「能量象限」,繼續給大家分析下去!

繼上次分析完第II象限-少吃多動之後

就會有人想說

第III象限-少吃少動相對沒有這麼激烈,而且對於平常工作忙碌的我們

我們只需要做到「飲食控制」,也就是「忌口」

這樣一定沒問題啦!

但其實早在1950年就已經有大型臨床實驗否決了這樣的假設

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各國百廢待舉,人們面臨到糧食缺乏的窘境

因此明尼蘇達大學為此招募了許多年輕健康男性,進行史上最完整且嚴謹的饑餓實驗(the Minnesota Starvation Experiment)

藉此了解減少熱量熱攝取與飢餓的生、心理變化

實驗找來32位健壯年輕男性﹝當時開出的條件是自願者可以免除兵役,因此很快就募集到足夠人數﹞

先根據他們的體重,換算出理想每日攝入總熱量﹝約3200大卡/天﹞,維持三個月

接著慢慢降低熱量,平均總攝取熱量約1570大卡/天,以期望他們每周平均能減少1.1公斤

經過六個月後,

原本計畫是要分組,讓每組增加的總熱量攝取有400, 800, 1200, 1600大卡/天

但因為增加400大卡/天那組顯然無法修復六個月饑餓飲食造成身體機能的傷害

所以後來不再限制熱量攝取。

(Ref 1)

先來關心我們想知道的體重與體脂肪的變化

在這饑餓飲食的六個月,他們平均減少了16.8公斤,是以體脂肪為主

但其數值遠低於從卡路理計算出來的35.3公斤

我們接著看後來的狀況

六個月的努力頃刻間灰飛煙滅

大約四個月就完全胖回來,而且也是以體脂肪為主

而且這個發福並沒有隨著回到原本體重後就此收手

根據我們上一篇所講的「Metabolic adaptation」,體重與脂肪持續地上升

另外

除了體重的改變,受試者在生理與心理產生極大的變化

因應基礎代謝的下降,身體出現以下的變化

所以,第III象限-少吃少動也絕對不是減肥與維持身材的好處方!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有猜到我真正想要推崇的能量象限是哪一個了吧?

應該沒有人會猜第四象限吧!!!!!!(揍飛

 

在2016年起,已經有不少營養學者選擇更相信以能量流的方式來解釋肥胖與減肥的機轉

在這裡,我用很簡單的比喻來介紹Energy flux理論

我們身體的能量可大致分成攝入(吃吃!喝喝!)與排出(基礎代謝、食物熱效應、活動/運動消耗)

而這就像河流一樣,上游不停有河水匯入;馬上就將滔滔江水放諸下游

在沒有受到外在(Ex:哪根筋不對突然想增重、永遠是明天才要開始的減肥...等)與內在因素(睡眠、情緒、疾病、內分泌...等)波動下,是能成為穩定的動態平衡!

 

涓涓細流可比喻成低能量流,就是第三象限的少吃少動

滔滔江水可說是高能量流,就是第一象限的多吃多動

所謂海納百川故能成其大,因此我們相信高能量流是一個比較好的穩定平衡

為了證明自然界的現象能反應在人體身上

學者找來一百多位健康成人,精準地測量他們身體組成與兩週的熱量攝入與消耗

將他們分成低能量、中能量與高能量流組,並連續追蹤三年

(Ref 2)

結果,高能量流組果真在三年的體脂肪率追蹤下,顯著下降,即使他們平均熱量攝取高過消耗458大卡/每天

而低能量組平均熱量攝取低於消耗437大卡/每天,體脂肪率卻顯著上升!

 

所以,綜合這幾篇研究

我想給打算減肥與維持好身材的朋友以下幾點建議:

希望以上幾點能幫助到你們!

 

最後,依然還是有有獎徵答的小活動~

詳情請看下方的影片唷!

 

參考資料:

1.The Science of Why Caloric Restriction Fails? Dr. Jason Fung Special interest in type 2 diabetes reversal and intermittent fasting. Founder of Intensive Dietary Management Program. Jun 9, 2017

2.Low energy intake plus low energy expenditure (low energy flux), not energy surfeit, predicts future body fat gai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Volume 103, Issue 6, 1 June 2016, Pages 1389–1396

 

arrow
arrow

    靦腆醫廚-Dr.C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